首页 > 互联网 >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对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有没有正式的通知或文件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对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有没有正式的通知或文件

互联网 2024-12-15

《吉林省护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提出哪些要求?

《吉林省护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坚持以改善护理服务、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模式为导向,以推进医疗机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推进老年、慢性病、安宁疗护的护理服务为抓手,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推动护理学科高质量发展。明确扩大护士队伍总量,提出到2025年,该省注册护士总数将不少于11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不少于4.20,增加儿科、老年、康复、社区、居家护理服务供给,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模式,以满足群众健康服务需求。 创新护理服务模式。结合分级诊疗要求和群众实际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创新发展多元化的护理服务,拓展护理服务外延。扩大“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的时间

2023年一月。通过查询国家卫生健康官网得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的时间是2023年一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是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设立,承担全国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

网约护士怎么申请

1.申请前需在我市实体医疗机构进行首诊,由首诊医疗机构明确疾病诊断、制定有关诊疗方案。
2、申请时需在互联网“线上申请”,并提供首诊医疗机构的病历资料、疾病诊断、医嘱处方等有关信息。
3、签协议医疗机构对患者首诊信息确认评估后,还要对患者病情、心理、家庭、护理服务需求等情况以及有关环境进行评估,与患者签订协议等之后才能开展线下护理服务。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要实行明码标价,并以多种形式进行价格公示,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内涵、除外内容、计价单位、价格等。我市“互联网+护理服务”价格按照医疗机构性质实行分类管理,形成多层次价格体系相互补充的格局。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的“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按照现有相关医疗服务项目进行收费,严格项目内涵;入户服务按照相关规定执行。非公立非营利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按照现行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执行,价格实行市场调节;非公立营利性医疗机构可根据供需双方需求,自行设立服务项目,价格实行市场调节。
“网约护士”服务是如何定价的呢?
目前各大“网约护士”平台尚无统一的定价标准,但主要包含护理服务费和交通费两部分。总体来看,护士上门服务的费用要比医院门诊高出不少,一般相当于医院价格的5~8倍。以某平台为例,上门打针、拆线等服务费为139元一次,护士陪诊服务费为198元~208元一次不等。另一个平台“健护宝”,护士的交通费为100元左右,护理费根据服务类型从10元到100多元不等。有患者认为“网约护士”护理费用还是偏高,但也有一些患者表示,护士上门服务省去了坐车和排队的“折腾”,也省了交通费,总体还是合理的。
综上问题所述,申请网约护士需要满足相应条件,需要按照相应的规定去申请。建议有资格有时间的护士可以大胆尝试,相关法规正在完善中。
法律依据:国家卫健委出台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规定,提供网约护士的主体必须是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已具备家庭病床、巡诊等服务方式的实体医疗机构。派出的注册护士应当至少具备五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师以上技术职称,能够在全国护士电子注册系统中查询。

“网约护士”是什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6省市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试点时间为2019年2月至12月。 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指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4亿,占总人口的17.3%。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有1.5亿,占老年人总数的65%,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4000万左右。失能、高龄、空巢老人的增多,使得很多带病生存的老年人对上门护理服务需求激增。 “近期部分地区出现了 ‘网约护士’,大多由社会力量主导推动。其实质是‘互联网+护理服务’,即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线上申请

标签:未分类 网络 互联网 护士 医院

大明白知识网 Copyright © 2020-2022 www.wangpan131.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19930号-18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