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软件 > R语言,kmeans聚类分析的数据中某一行有一个数据缺失要怎么做?

R语言,kmeans聚类分析的数据中某一行有一个数据缺失要怎么做?

软件 2024-04-02

聚类分析中有数据缺失怎么处理

(1)删除有遗漏值的数据。如果一个数据集只有少量的数据具有遗漏值,则忽略它们可能是合理的。但是如果给定的数据集中有很多数据具有遗漏值,则采取这种策略很难对数据进行可靠分析,并且具有遗漏值的数据中也包含一定的信息,或许这些信息对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忽略它们是要非常小心,要保证对分析没有影响。(2)估计遗漏值。有时,根据数据的特点能够可靠的估计遗漏值。具体就是根据邻近点的属性值对遗漏值进行估计,常常选取邻近的平均属性值代替遗漏值,有时选取数据集的平均值代替遗漏值,或者进行曲线拟合,根据拟合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属性值。(3)忽略遗漏值。许多聚类算法都可以用来直接处理具有遗漏值的数据,例如计算对象间的相

r语言将变量中的缺失值赋值怎么写

1、定义一个变量m,并使用函数c()进行对变量m赋值,使用的是“->”,如下图所示。

2、可以不使用函数,直接使用“->”进行赋值。

3、也可以倒过来赋值,将变量放在函数后面,还是使用“->”赋值。

4、可以使用assign对变量进行赋值,前面参数是被赋值的变量,后面是需要的对象。

5、定义一个变量w,使用函数c()进行赋值;定义一个变量c,取w变量的倒数。

6、定义变量k,使用函数c()进行赋值;再定义一个变量h,使用k进行赋值,就完成了。

求助各位大神,用R语言怎么做有缺失值的统计分析

问题关键在于数据全为0,这样在算t检验统计里时,其分母为0,故得到NaN。 因此在t.test设置任何参数都是没有用的,你应该在t.test之有加条件判断出现这种情况 应该 先令 p>0.05才行

R语言学习笔记之聚类分析

R语言学习笔记之聚类分析

使用k-means聚类所需的包:

factoextra

cluster#加载包

library(factoextra)

library(cluster)l

#数据准备
使用内置的R数据集USArrests

#load the dataset

data("USArrests")

#remove any missing value (i.e, NA values for not available)

#That might be present in the data

USArrests <- na.omit(USArrests)#view the first 6 rows of the data

head(USArrests, n=6)

在此数据集中,列是变量,行是观测值
在聚类之前我们可以先进行一些必要的数据检查即数据描述性统计,如平均值、标准差等

desc_stats <- data.frame( Min=apply(USArrests, 2, min),#minimum

Med=apply(USArrests, 2, median),#median

Mean=apply(USArrests, 2, mean),#mean

SD=apply(USArrests, 2, sd),#Standard deviation

Max=apply(USArrests, 2, max)#maximum

)

desc_stats <- round(desc_stats, 1)#保留小数点后一位head(desc_stats)

变量有很大的方差及均值时需进行标准化

df <- scale(USArrests)

#数据集群性评估
使用get_clust_tendency()计算Hopkins统计量

res <- get_clust_tendency(df, 40, graph = TRUE)

res$hopkins_stat

## [1] 0.3440875

#Visualize the dissimilarity matrix

res$plot

Hopkins统计量的值<0.5,表明数据是高度可聚合的。另外,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数据可聚合。

#估计聚合簇数
由于k均值聚类需要指定要生成的聚类数量,因此我们将使用函数clusGap()来计算用于估计最优聚类数。函数fviz_gap_stat()用于可视化。

set.seed(123)

## Compute the gap statistic

gap_stat <- clusGap(df, FUN = kmeans, nstart = 25, K.max = 10, B = 500)

# Plot the result

fviz_gap_stat(gap_stat)

图中显示最佳为聚成四类(k=4)

#进行聚类

set.seed(123)

km.res <- kmeans(df, 4, nstart = 25)

head(km.res$cluster, 20)

# Visualize clusters using factoextra

fviz_cluster(km.res, USArrests)

#检查cluster silhouette图

Recall that the silhouette measures (SiSi) how similar an object ii is to the the other objects in its own cluster versus those in the neighbor cluster. SiSi values range from 1 to - 1:

A value of SiSi close to 1 indicates that the object is well clustered. In the other words, the object ii is similar to the other objects in its group.

A value of SiSi close to -1 indicates that the object is poorly clustered, and that assignment to some other cluster would probably improve the overall results.

sil <- silhouette(km.res$cluster, dist(df))

rownames(sil) <- rownames(USArrests)

head(sil[, 1:3])

#Visualize

fviz_silhouette(sil)

图中可以看出有负值,可以通过函数silhouette()确定是哪个观测值

neg_sil_index <- which(sil[, "sil_width"] < 0)

sil[neg_sil_index, , drop = FALSE]

## cluster neighbor sil_width

## Missouri 3 2 -0.07318144

#eclust():增强的聚类分析

与其他聚类分析包相比,eclust()有以下优点:

简化了聚类分析的工作流程

可以用于计算层次聚类和分区聚类

eclust()自动计算最佳聚类簇数。

自动提供Silhouette plot

可以结合ggplot2绘制优美的图形

#使用eclust()的K均值聚类

# Compute k-means

res.km <- eclust(df, "kmeans")

# Gap statistic plot

fviz_gap_stat(res.km$gap_stat)

# Silhouette plotfviz_silhouette(res.km)

## cluster size ave.sil.width

## 1 1 13 0.31

## 2 2 29 0.38

## 3 3 8 0.39

#使用eclust()的层次聚类

# Enhanced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res.hc <- eclust(df, "hclust") # compute hclust

fviz_dend(res.hc, rect = TRUE) # dendrogam

#下面的R代码生成Silhouette plot和分层聚类散点图。

fviz_silhouette(res.hc) # silhouette plot

## cluster size ave.sil.width

## 1 1 19 0.26

## 2 2 19 0.28

## 3 3 12 0.43

fviz_cluster(res.hc) # scatter plot

#Infos

This analysis has been performed using R software (R version 3.3.2)

数据缺失想要补齐有什么方法,用spss的替换缺失值和缺失值分析完全不会用

1、均值插补。数据的属性分为定距型和非定距型。如果缺失值是定距型的,就以该属性存在值的平均值来插补缺失的值;如果缺失值是非定距型的,就根据统计学中的众数原理,用该属性的众数(即出现频率最高的值)来补齐缺失的值。

2、利用同类均值插补。同均值插补的方法都属于单值插补,不同的是,它用层次聚类模型预测缺失变量的类型,再以该类型的均值插补。假设X=(X1,X2...Xp)为信息完全的变量,Y为存在缺失值的变量。

那么首先对X或其子集行聚类,然后按缺失个案所属类来插补不同类的均值。如果在以后统计分析中还需以引入的解释变量和Y做分析,那么这种插补方法将在模型中引入自相关,给分析造成障碍。

3、极大似然估计(Max Likelihood ,ML)。在缺失类型为随机缺失的条件下,假设模型对于完整的样本是正确的,那么通过观测数据的边际分布可以对未知参数进行极大似然估计(Little and Rubin)。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忽略缺失值的极大似然估计,对于极大似然的参数估计实际中常采用的计算方法是期望值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

4、多重插补(Multiple Imputation,MI)。多值插补的思想来源于贝叶斯估计,认为待插补的值是随机的,它的值来自于已观测到的值。具体实践上通常是估计出待插补的值,然后再加上不同的噪声,形成多组可选插补值。根据某种选择依据,选取最合适的插补值。



扩展资料

缺失值产生的原因很多,装备故障、无法获取信息、与其他字段不一致、历史原因等都可能产生缺失值。一种典型的处理方法是插值,插值之后的数据可看作服从特定概率分布。另外,也可以删除所有含缺失值的记录,但这个操作也从侧面变动了原始数据的分布特征。

对于缺失值的处理,从总体上来说分为删除存在缺失值的个案和缺失值插补。对于主观数据,人将影响数据的真实性,存在缺失值的样本的其他属性的真实值不能保证,那么依赖于这些属性值的插补也是不可靠的,所以对于主观数据一般不推荐插补的方法。插补主要是针对客观数据,它的可靠性有保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确定性数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缺失值


标签:信息技术 编程语言 r语言 编程 数据分析

大明白知识网 Copyright © 2020-2022 www.wangpan131.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19930号-18
172